长江网12月3日讯(长江日报记者夏琼 蒋太旭 通讯员胡桂林) 1日上午9时,“政情通报日”活动刚一开始,市政协委员刘昱昊就来到市水务局的咨询台前。去年,刘昱昊和其他委员一起,就海绵城市建设提出相关提案。下月召开的“两会”上,他将继续关注我市“四水共治”、海绵城市建设等内容,并就此发起提案。
平时开车的他,细心留意全市涵洞渍水指示牌的情况。他发现不少涵洞渍水指示牌规格、字体偏小,等司机看清已经离涵洞很近了;无雨或小雨时,渍水指示牌都用红色字体显示“0米”,即无渍水,但红色在交通运行中,通常意味着禁止通行。针对这些细节,刘昱昊询问,涵洞渍水指示牌是否有统一规格、亮度,并希望能稍做改进,让渍水防范设施设计得更人性化。
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,2011年发生渍水问题后,武汉开始探索在涵洞外设置指示牌,以提示市民进入涵洞时注意通行安全,最早是在涵洞内设置监测探头,后来,市水务局制定统一标准,由各区制作一批渍水指示牌,目前已覆盖了全市大部分涵洞。刘昱昊委员的建议他们将予以重视,并进行研究采纳。
根据市水务局2018年工作安排,我市将全面提升城乡排涝能力,加快实施排水防涝工程,建成北堤、北湖泵站等一批骨干排水项目;新改扩建排水明渠近40公里,新增排水骨干管涵100余公里,进一步强化渍水点“一点一策”应急预案和措施,集中消除一批老渍水点。我市在新区开发中将按全新标准建设排水设施,旧城区也将进行提升改造,减少内涝发生几率,全面提升城市排渍能力。
(转载自长江日报)